规避“二次放号”风险是运营商的社会责任

规避“二次放号”风险是运营商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消费者权益保障的第一责任人。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应用企业需主动作为,自觉履行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挺身而出,帮助消费者堵住“二次放号”造成的诸多“漏洞”,让消费者安全无忧消费。

消费者注销自己的手机号,可能给自己的金融账号、社交账号带来隐藏的风险。近日,“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的话题引起公众普遍关注。

智能化时代,消费者在手机上注册社交软件、下载银行类APP或使用移动支付服务时,都会被要求输入手机号码接收验证码进行验证。手机短信验证码犹如网络空间里的通行证,假如这个便捷而有效的验证通道因为手机号注销、“二次放号”时被下一任号主恶意利用,消费者隐私权和财产权被侵害的风险无疑将有所增加。

因此,消费者注销手机号时,不要忘了解绑与手机号“捆绑”在一起的各种互联网应用服务。消费者主动将常用的金融类、社交类、电商类等互联网应用服务与手机号解除关联,可以很大程度弥补因销号造成的“易手”漏洞。

电信运营商依照《电信条例》和《电信服务规范》管理和调配手机号码资源,依法依规开展“二次放号”服务,本意无可厚非。但在消费者注销手机号码时,运营商应事前提醒用户及时主动解绑各类APP,事中为用户提供“一键解绑”的查询服务,事后提示“新号”拥有者在收到陌生互联网服务短信时,及时与运营商联系确认取消或解绑。

一个手机号码的“前世今生”不知要与多少互联网应用打交道。消费者给应用解绑时,很难彻底斩断和所有应用的联系,电信运营商查询平台合作的也大多是头部企业,“漏网之鱼”在所难免。笔者认为,当前各方提供的“一证通查”服务距离广大消费者的热切期盼仍有不小的差距,加速提升服务品质可谓迫在眉睫。电信运营商与提供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各家企业应建立共建共治共享互动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智慧解决方案,在清洗前用户电信数据过程中,同步“一键关闭”前用户捆绑的关联应用,让消费者财产安全与信息安全不再有“漏洞”。

仅靠消费者自己注销手机号时解绑应用,远不能解决“二次放号”带来的风险。企业是消费者权益保障的第一责任人。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应用企业需主动作为,自觉履行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挺身而出,帮助消费者堵住“二次放号”造成的诸多“漏洞”,让消费者安全无忧消费。

上一篇:闲钱理财之选中银月月鑫30天发行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